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2 本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就业观和就业观教育
2.1.1 就业观的概念
2.1.2 就业观教育的概念
2.2 就业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观的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观的理论
2.2.3 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与职业的理论
2.2.4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2.2.5 马克思关于青年择业的思想
2.3 本章小结
3 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调查及有关问题成因分析
3.1 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现状
3.1.1 问卷设计
3.1.2 现状描述
3.2 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主要问题
3.2.1 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认知与社会需求关系偏差
3.2.2 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价值观取向偏差
3.2.3 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存在内容偏差
3.3 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学生个体就业认知错位
3.3.2 高校对就业观教育缺位
3.3.3 社会整体就业观培育失位
3.4 本章小结
4 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完善就业观教育对策研究
4.1 林业高校应丰富就业观教育路径
4.1.1 林业高校应将就业观教育融入课堂主渠道
4.1.2 林业高校应着力培育学生的行业认同感
4.1.3 林业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就业观教育氛围
4.2 涉林专业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
4.2.1 树立扎根林区基层的就业观念
4.2.2 形成合理自我认知与就业期望
4.2.3 全面提高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4.3 优化就业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4.3.1 政府积极采取鼓励性政策和刺激措施
4.3.2 媒体充分发挥社会舆论正确导向作用
4.3.3 林区用人单位注重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文章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观影响着青年学生对自身职业选择与职业定位的价值认知、情感归属与行为倾向。就业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具有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这样的时代和环境背景之下林业作为维护生态文明安全的重要主体部分,必须要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大任。林业高校学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自觉担当起保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林业高校更应做好涉林专业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工作,引导其将个人的职业追求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因此,本文将区别广义就业教育中以就业能力为核心,重知识、强技能培养的观念,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这一问题上,期望结合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现状,在总结问题、把握规律的基础之上,对现阶段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探索如何帮助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用正确的就业观引导涉林专业学生科学、有效就业。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研究进路,将重点聚焦在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引导上,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明晰概念的基础之上对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最后结合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林业高校优化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路径提供一定的借鉴。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运用了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了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现状,为后续探索如何帮助林业高校涉林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用正确的就业观引导涉林专业学生科学、有效就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教育》 网址: http://www.zglyjy.cn/qikandaodu/2021/1110/391.html
中国林业教育投稿 | 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中国林业教育版面费 | 中国林业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林业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林业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